成品人与精品人的思维导图,芭乐水果
这段时间我疯狂改车,并且和朋友开了一个改(❗)车的铺子。大家觉得还是车好,好的车子比女人安(ān )全,比(😃)如(rú(♎) )车子不会将你(nǐ )一脚踹开说我找(🏓)到新主(zhǔ )人了;不会(🍜)在你有急事(shì )情要出门的时候花半个(gè )钟头给自己发动机(㊗)盖上(shàng )抹口红;不会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对你说我正好这几(🦄)天来那个不能发动否则影响行车舒适性;不会有别的威武(😛)的吉普车擦身而过的时候激动得到了家还熄不(bú )了火(🔠);不(✊)会在(zài )你激烈操控的时候产生(shē(🐰)ng )诸如侧滑等问题;不(🥠)会(huì )要求你三天两头给她换(huàn )个颜色否则不上街;不(bú )会(🎍)要求你一定要加黄喜力的机油否则会不够润滑;不会在你(🌐)不小心拉缸的时候你几个巴掌。而你需要做的就是花钱买她(🐫),然后五千公里保养一下而不是每(📴)天早上保养一个钟头(🌵),换个机油滤清(qīng )器,汽油滤清器,空气(qì )滤清器,两万公里换几(🐻)(jǐ )个火花塞,三万公里换(huàn )避震刹车油,四万公里(lǐ )换刹车片(📕),检查刹车碟,六万公里换刹车碟刹车鼓,八万公里换轮胎,十万(🥅)公里二手卖掉。
不过北京的路的确是天下的奇观,我在看台湾(🏯)的杂志的时候经常看见台北人对(➗)台北的(de )路的抱怨,其(qí(🥞) )实这还是说明台湾人见(jiàn )识太少,来一次首都开(kāi )一次车,回(🛷)去保证觉得(dé )台北的路都平得像F1的赛(sài )道似的。但是台湾人(📧)看问题还是很客观的,因为所有抱怨的人都指出,虽然路有很(👭)多都是坏的,但是不排除还有部分是很好的。虽然那些好路大(🎖)部分都集中在市政府附近。
这还(há(🈁)i )不是最尴尬的(de ),最尴尬(👘)的是此人吃完(wán )饭踢一场球回来,看见(jiàn )老夏,依旧说:老夏(👌),发车啊?
我曾经说过中国(guó )教育之所以差是因为教师的水平(🖖)差。
到了北京以后我打算就地找工作,但这个想法很快又就地(🏈)放弃。
我最后一次见老夏是在医院里。当时我买去一袋苹果,老(🐁)夏说,终于有人来(lái )看我了。在探(tà(✴)n )望过程中他多次表达(⛓)了(le )对我的感谢,表示如果(guǒ )以后还能混出来一定给(gěi )我很多(💒)好处,最后还说(shuō )出一句很让我感动的话:作家是不需要文(🤙)凭的。我本以为他会说走私是不需要文凭的。
这天老夏将车拉(✍)到一百二十迈,这个速度下大家都是眼泪横飞,不明真相的人(🤥)肯定以为这(zhè )两个傻×开车(chē )都(🌈)能开得感动得哭出来(🏥)(lái )。正当我们以为我们是(shì )这条马路上飞得最快的(de )人的时候(👩),听见远方传(chuán )来涡轮增压引擎的吼叫声,老夏稍微减慢速度(🌏)说:回头看看是个什么东西?
说完觉得自己很矛盾,文学这样(🐂)的东西太复杂,不畅销了人家说你写的东西没有人看,太畅销(🆙)了人家说(shuō )看的人多的不(bú )是好(🍊)东西,中国不在少(shǎo )数(💡)的作家专家学者希望(wàng )我写的东西再也没人看(kàn ),因为他们(🧑)写的东西没(méi )有人看,并且有不在少数的研究人员觉得《三重(📡)门》是本垃圾,理由是像这样用人物对话来凑字数的学生小说(📿)儿童文学没有文学价值,虽然我的书往往几十页不出现一句(🎯)人物对(duì )话,要对话起(qǐ )来也不超(🔭)过五句话。因(yīn )为我觉(🛅)得人有的时候说(shuō )话很没有意思。
而我所(suǒ )惊奇的是那帮家(🏂)伙,什(shí )么极速超速超极速的,居然能不搞混淆车队的名字,认(🏼)准自己的老大。
……